《非洲三万里》——毕淑敏 上传者:@朱洁
《呻吟语》中说:“自家好处掩藏几分,这是涵蓄以养深;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,这是浑厚以养大。宁耐是思事第一法,安详是处事第一法,谦退是保身第一法,涵容是处人第一法,置富贵、贫贱、死生、常变于度外,是养心第一法。大丈夫不怕人,只是怕理;不恃人,只是恃道。 恕心养到极处,只看得世间人都无罪过 。”
这便是《非洲三万里》给我的感受。也是毕淑敏给我的感受。
一个人对外界的依赖越少,自愈能力越强,便越有可能接近幸福。真正不羁的灵魂不会去计较名利,因为她内心深处有着帝王般的骄傲。2014年,毕淑敏的散文集《恰到好处的幸福》热销50多万册,斩获国内外大奖无数。当所有人都在艳羡和赞美她的成就时,她婉拒了所有采访,带着简单的几件服装和方便面飞往非洲,因为“到非洲去是我从小的梦想。”全世界最奢华的旅行集团之一为她提供服务,她却宁愿签下生死合同,亲自进到贫民窟中去体验底层民众的生活,
有时候我们走了很远的路,花费了很多时间,其实只是为了成为自己。
在《欣喜是自酿的》中,毕淑敏说:“衰老很重要的标志,就是求稳怕变。”什么是真正的衰老?我以为当一个人的人生失去了任何悬念的时候,便是真的老之将至。毕淑敏之所以吸引着一代代读者,是因为她从未停止过成长。
初上“非洲之傲”时,她震惊于蒸汽机车的豪奢和优雅——“非洲之傲”的车票标价在1到9万美元之间,有“流动的五星级酒店”、“铁轨上的游轮”之称,每节列车仅设两间包厢,车上所有供应都不逊色于顶级酒店。上车后,毕淑敏说,“我发现自己像是生活在一个小小的联合国中”,旅伴中有来自欧洲的豪门后代,也有亚洲新近崛起的商业精英,有些旅客已经走访过一百多个国家,有些旅客索性终年居住在豪华列车、游轮上。而列车行经之地,却有许多底层民众聚居的村落,餐车内的名流们举起银杯开怀畅饮时,车窗外经常围满了饥饿的儿童。这种强烈的反差引起了毕淑敏的关注,她对车内车外两个世界做了细致的观察和记录,不因财富而为不同人群贴上标签,她记录下了富豪们的优雅与教养、也没放过他们的空虚和侵略性,正如她深入贫民窟记录下那些日渐消散的文化碎片。毕淑敏是有一颗少年心的人,不停在成长,始终与读者共同进步,却总是先行一步地抵达一个更深邃的所在,呼唤着相似的灵魂,前来相认。
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